English

温馨家园

1999-09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海秀 我有话说

和平区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,下辖20个街道办事处,144个社区,有63万人口。其中南湖街道社区方圆3.6公里,有10余万居民,2万余住户,设立了13个社区管委会。在基础设施陈旧的情况下,他们靠各级政府的支持,靠团员青年的带动力量,靠发挥社区居民积极性,初步形成了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约束,具有社会化综合功能,富有现代化特色的“青年文明社区”。

进入南湖街道三好街社区、保安寺社区,除去环境的整洁,让人感受最多的是处处洋溢着青春风采。时值周末,正是青年文明号深入社区服务的日子。只见服务台前有的在维修录音机,有的在咨询问题……居民们足不出院,就可得到优质、快捷的服务。

记者来到三好街6号楼2单元,上楼时恰遇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三位青年下楼,经询问得知他们刚刚为四楼住户修完自来水龙头。作为三好街的老住户,丁世华深有感触地说:“我住了20多年,以前楼里的居民互不往来,楼道里杂乱、黑暗,见到生人都害怕。是青年志愿者来帮助清理、粉刷了楼道,还设立了楼道文化宣传板,我们这个楼焕然一新了。现在大家像一家人一样。半月前我家水管严重漏水,家中没人,是楼下住户赶到单位喊我,才没造成大损失。我的孩子脚扭伤,又是对门的黄医生给包扎的。现在是一家有事四邻帮忙。”

三好街社区8号楼的刘大爷对记者说,这几个月的变化快赶上20年的变化了。社区外部环境过去脏乱差,居民休息活动没有固定场所,现在新修建了凉亭、广场,孩子们玩耍,大人们锻炼,老人们纳凉谈心都有了好去处。青年团深入每家每户做工作,处处为居民、为社区着想。在他们带动下,大家认识提高了,居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保安寺社区团支部还制作了“邻里相识互助卡”,各家电话及工作单位排列其上,还安装了“邻里连心互助铃”,谁家有困难、有急事,打个电话或按一下电铃,大家都去相助。居民们将过去说的顺口溜“室外脏乱差,室内现代化;楼上挨楼下,不知谁姓啥;手拿大哥大,见面不说话。”改成了“室内现代化,室外也不差;一家有困难,大家都帮他;拿不拿大哥大,见面都说话。”

在创建“青年文明社区”的过程中,共青团组织发挥了先导、桥梁和生力军的作用。据沈阳团市委书记范继英介绍,按照团中央、团省委的部署,团市委积极适应社会变革,提出了“青年服务社区,社区培育青年”的响亮口号。他们通过调查研究,把握社区群众基本需求,面向全社会招募有专长和技能的青年志愿者,并与房产、电业、煤气等公用单位团委联建,开展了“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”,每个社区都设立了青年服务中心,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特点和运转机制,汇聚劳动资源,开展网络化服务。先后有20多支“志愿者社区服务队”和700多名志愿者到南湖社区服务,他们走到哪里,就把爱心送到哪里,既促进了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建设,又提高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。

“青年文明社区”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,是政府行为、社会行为和基层群众自治行为的有机统一。“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,共建温馨、美好的家园”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。

住在三好街社区6号楼的方老伯主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,利用掌握的木工手艺为社区修建了美观牢固的凉亭,社区团支部、管委会几次给他劳务费都被拒绝,他说:“给我钱,就把我看低了。净化社区,美化社区,人人有责。”

9月5日晚,记者参加了保安寺社区“倡导社区新风,传递邻里友情”文艺晚会。居民们聚拢在楼群间一块较大的空场上,自娱自乐,其乐融融。晚会进行中还穿插着颁发了“社区十佳好少年奖”、“创建青年文明社区居民参与奖”、“社区十佳文明家庭”奖。一位离休老干部还领到了“创建青年文明社区”特殊贡献奖。

“青年文明社区”的创建,使沈阳市和平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。今年,这个区已被民政部批准为“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